汉字 | 黝 |
释义 | 黝39930![]() 音 《唐韻》《集韻》《正韻》:於糾切; 《韻會》:幺糾切,𡘋音怮。 《說文》:微靑黑色。 《玉篇》:黑也、微靑色也。 《爾雅・釋器》:黑謂之黝。 又,〈釋宮〉:地謂之黝。 【註】黑飾地也。 《周禮・夏官・牧人》:隂祀用黝牲。 【註】讀若幽,黑也。陰祀,祭地北郊及社稷也。 義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互黝糾而搏負。 【註】黝糾,特出貌。 音 又,《廣韻》:於脂切; 《集韻》:於夷切,𡘋音伊。 《前漢・地理志》:丹陽郡黝縣。 【註】本作黟,其音同。 音 又,《廣韻》《集韻》𡘋於九切,音懮。 《廣雅》:黝堊,塗也。禮,天子、諸侯之楹黝堊。 音 又,《集韻》:云九切,音有──義同。 音 又,一笑切,音要──一曰用黑塗地。 卷別:考證・亥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904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82 頁,第 25 字 【考證】① 隂祀祭地北郊乃社稷也。謹照周禮原註乃字改及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