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麟 |
释义 | 麟39619![]()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力珍切,音鄰。 《說文》:大麚也。麕身,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下黃,高丈二。 《玉篇》:仁獸也。 《詩・周南》:麟之趾。 【傳】麟信而應禮,以足至者也。 【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 《大戴禮》:毛蟲三百六十,麟爲之長。 《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狘。 【註】狘,驚走也。 義 又,州名。漢五原、河西二地,唐置麟州。 又,《十洲記》:鳳麟州有集弦膠。 義 又,與「燐」通,光明也。 揚雄〈劇秦美新文〉:炳炳麟麟。 音 又,叶陵延切,音連。 韓愈〈雜〉詩:指摘相吿語,雖還今誰親;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麒麟。親,叶音千。此詩終篇皆先韻。 【按】經傳皆作麟字,《爾雅》《公羊》、京房《易傳》皆作麐。 《說文》麐,牝麒也:麟,大牝鹿也。據此,則麐與麟有分。 《爾雅註》【疏】:幷州界有麟,大如鹿,非瑞麟也。故司馬相如賦曰射糜脚麟,謂此麟也。 《爾雅》「麠,大麃,牛尾,一角」註云:謂之麟者,此是也。然麟、麐二字,今俱通用。互詳麐字註。 卷別:考證・亥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897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82 頁,第 12 字 【考證】① 《禮・禮運》麟以爲畜,故獸不狨。 【註】狨,驚走也。謹照原文,兩「狨」字𠀤改「狘」。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