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挑 |
释义 | 挑09414![]() 音 《唐韻》:吐彫切; 《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𡘋音祧。 《說文》:撓也。一曰𪞞也。 音 又,器名。 《儀禮・有司徹》:二手執挑𠤎枋,以挹湆,注于疏七。 【註】挑謂之歃,讀如或舂或抭之抭字。或作挑者,秦人語也。 【釋文】湯堯反,又他羔反。 義 又,與「佻」通。偸薄也。 《荀子・彊國篇》:其服不挑。 義 又,《增韻》:杖荷也。俗謂肩荷曰挑。 義 又,取也。今揀選人物亦謂之挑。 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徒了切,音窕──引也、撥也。 《博雅》:疾也。一曰弄也。 《史記・項羽紀》:願與漢王挑戰,决雌雄。 【註】擿嬈敵求戰,古謂之致師。 《前漢・司馬相如傳》:卓王孫有女文君,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 【註】寄心於琴聲,以挑動之也。 義 亦與「誂」通。誘也、戲也。 音 又,《正韻》:土了切,祧上聲──義同。 音 又,《集韻》《韻會》𡘋徒弔切──與掉同,振也、搖也。 音 又,《唐韻》:土刀切; 《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𡘋音叨。 《詩・鄭風》:挑兮達兮。 【毛傳】往來相見貌。 【朱傳】挑,輕儇跳躍之貌。 義 又,抒物之器。或作抭。 音 又,《集韻》:田聊切,音條──撓挑也。一曰攪也。 《莊子・大宗師》:登天游霧,撓挑無極。 【註】宛轉循環貌。 義 或作㨄。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