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09287 古文: 𠥯
部首 筆畫5 總筆畫9注音ㄉㄧˇ,ㄔㄞˊ,ㄓˇ拼音dǐ, chái, zhǐ卷別:卯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1014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423 頁,第 12 字標點整理本:第 370 頁,第 10 字

  《唐韻》:都禮切;
《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𡘋音邸。
《說文》:擠也。

  又,觸也。
《前漢・禮樂志》:習俗薄惡,民人抵冒。
【註】抵,忤也、冒犯也。

  又,當也。
《史記・高祖紀》:傷人及盜抵罪。
【註】謂使各當其罪。
《前漢・武帝紀》:元封三年,作角抵戲。
【註】兩兩相當,角力角技藝射御,故名角抵。
又,與「觝」通。
〈張騫傳〉:又作角氐。

  又,至也。
《前漢・杜延年傳》:或抵其罪法。
【註】特致之於罪法。
又,《禮・樂志》:草木零落,抵冬降霜。

  又,歸也。
《前漢・項籍傳》:抵櫟陽史司馬欣。
【註】相歸抵也。亦通作邸。

  又,拒也。
《前漢・梁平王傳》:抵讕置辭。
又,〈田延年傳〉:延年抵曰:無有是事。
【註】抵,拒諱也。

  又,擲也。
《後漢・禰衡傳》:劉表嘗與諸文人共草章奏,衡見之,毀以抵地。

  又,大抵,猶言大凡。
《史記・酷吏傳》:大抵盡詆以不道。
《漢書》作大氐。
【註】大歸也。

  又,《集韻》或作掋。
  又,直皆切,音㜨──亦擠也。
  又,《韻會》:掌氏切;
《正韻》:諸氏切,𡘋音紙──同扺,擊也。
《戰國策》:蘇秦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
《前漢・朱博傳》:奮髥抵几。詳扺字註。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