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09283
部首 筆畫5 總筆畫9注音ㄅㄠˋ,ㄆㄠˊ,ㄈㄨˊ,ㄆㄡˊ拼音bào, páo, fú, póu卷別:卯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1013 頁,第 6 字同文書局本:第 423 頁,第 8 字標點整理本:第 370 頁,第 6 字

  《唐韻》:薄浩切;
《集韻》《韻會》:簿晧切;
《正韻》:蒲晧切,𡘋袍上聲──懷也。
《說文》:袌,俗作抱。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
【註】楙音茆。

  又,《廣韻》:持也。
《增韻》:挾也。

  又,《集韻》《韻會》:薄報切;
《正韻》:蒲報切,𡘋音暴──與袌菢同。
【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
《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
《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
《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
《詩・大雅》:亦既抱子。
《禮・儒行》:抱義而處。
《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又,氣向日也。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𧈫蜺。
【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又,《唐韻》:薄交切;
《集韻》:蒲交切,𡘋音庖。
《集韻》: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𡘋與掊捊同,引取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
《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
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7: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