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鬄 |
释义 | 鬄37771![]()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計切,音替。 《說文》:髲也。 《玉篇》:髢本字。詳髢字註。 義 又,《類篇》:剃也。 《前漢・司馬遷傳》: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 義 又,與剔同。 《詩・魯頌》狄彼東南【箋】:狄,當作剔;剔,治也。 【釋文】《韓詩》作鬄,除也。 義 又,《周禮・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 【註】肆,讀爲鬄。羊鬄者,所謂豚解也。 《儀禮・士喪禮》:其實特豚四鬄,去蹄。 【註】鬄,解也。四解之,殊肩𩩙而已。 音 又,《廣韻》《集韻》𡘋思積切,音惜。 又,《集韻》《韻會》𡘋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他歷切,音逖──義𡘋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