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髳 |
释义 | 髳37722![]() 音 《廣韻》:莫浮切; 《集韻》《韻會》:迷浮切,𡘋音謀。 《說文》與𩭾同。 《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傳】八國皆屬文王者,髳、微在巴蜀。 《詩・小雅》角弓【疏】:髳、髦音義同。詳髦字註。 音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義同。 音 又,《廣韻》《正韻》:莫紅切; 《集韻》《韻會》:謨蓬切,𡘋音蒙。 《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 【註】謂草木叢茸翳薈。 音 又,叶蒙晡切,音模。 柳宗元〈劒門銘〉:界山爲門,環于蜀都;叢險積貨,混幷羌髳。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