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26458
部首 筆畫12 總筆畫18注音ㄉㄤˋ,ㄊㄤˋ,ㄉㄤˇ,ㄊㄤ,ㄊㄤˇ拼音dànɡ, tànɡ, dǎnɡ, tānɡ, tǎnɡ卷別:申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2530 頁,第 1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058 頁,第 42 字標點整理本:第 1028 頁,第 27 字

  《唐韻》:徒朗切;
《集韻》《韻會》:待朗切,𡘋音盪──大也。
《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
《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
【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
【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
【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
【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
《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又,他浪切,音儻──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
《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
【註】謂以溝行水也。

  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𥳑易佚蕩。
【註】佚蕩,緩也。

  又,他郎切,音湯──地名。
《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
【註】河內有蕩隂縣。

  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又,坦朗切──平易也。
《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4: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