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窕 |
释义 | 窕20716![]() 音 《唐韻》《韻會》《正韻》𡘋徒了切,掉上聲──窈窕也、深極也、閒也。 《詩・周南》:窈窕淑女。 【傳】窈窕,幽閒也。 《爾雅・釋言》:窕,閒也。 《方言》:窕,美好也。 《廣韻》:善心曰窈,善色曰窕。 義 又,男子亦稱窈窕。 〈古樂府〉: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義 又,山水深亦曰窈窕。 曹攄詩:窈窕山道深。 杜甫詩:烟生窈窕溪。 義 又,宮室深亦曰窈窕。 喬知之詩:窈窕九重閨。 義 又,細也。 《左傳・昭二十一年》:小者不窕。 【疏】窕,細意。 音 又,《集韻》《正韻》𡘋他彫切──與佻同,輕小貌,《左傳・成十六年》:楚師輕窕。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弔切,音糶。 又,《韻會》:吐了切; 《正韻》:土了切,𡘋眺上聲──義𡘋同。 音 又,《正韻》:餘招切,音遙。 《荀子・禮論篇》:其立文飾也,不至于窕冶。 【註】窕音姚。 音 又,與篠同。 《荀子・賦論篇》:充盈太宇而不窕。 【註】窕,音篠。 義 又,與條同。 《淮南子・原道訓》:霄窕之野。 【註】與蕭條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