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究 |
释义 | 究20638 古文: 𡫄![]()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又切,音救──極也。 《易・說卦》:其究爲健。 義 又,推尋也。 《詩・小雅》:是究是圖。 又,謀也。 《詩・大雅》:惟此四國,爰究爰度。 【註】究、度,皆謀也。 《爾雅・釋詁》:究,謀也。 義 又,竟也。 《前漢・鼂錯傳》:盛德不及究于天下。 【師古註】竟也。 義 又,深也、窮盡也。 《孟子疏解》:究而言之,不敢以當達者。 《爾雅・釋言》:究,窮也。 義 又,懷惡不相親比之貌。 《詩・唐風》:自我人究究。 《爾雅・釋訓》:究究,惡也。 【註】相憎惡也。 義 又,《廣雅》:究,窟也。 義 又,《援神契》:士之孝曰究。 義 又,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 《水經注》:鬰水自九德浦,逕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 義 又,南蠻別號。 《後漢・南蠻傳》:日南徼外蠻𡗝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白雉。 【註】究不事人,蠻𡗝別號。 音 又,叶音既。 宋玉〈神女賦〉:茂矣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 音 又,叶車御切。 宋玉〈神女賦〉: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遽;迴腸傷氣,顚倒失據。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