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稠 |
释义 | 稠20397![]() 音 《唐韻》:直由切; 《集韻》《韻會》:陳留切; 《正韻》:除留切,𡘋音儔。 《說文》:多也。 《廣韻》:穊也。 《增韻》:密也。 又,穠也。 《戰國策》:書策稠濁。 束皙〈補華黍〉詩:黍發稠華。 義 又,地名。 《北史・魏本紀》:永熙三年二月,帝至稠桑。 義 又,姓。 《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義 又,《增韻》:通作綢。 《詩・小雅》:綢直如髮。 【箋】綢,密也。 音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 《莊子・天下篇》: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註】音調──本亦作調。 音 又,《集韻》:徒弔切,音糶──動搖貌。 《前漢・揚雄傳》:天下稠㟼。 【註】稠,徒弔反。 卷別:考證・午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481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9 頁,第 72 字 【考證】① 《束皙・補黍華詩》黍發稠花。謹照原文,「黍華」改「華黍」;「稠花」改「稠華」。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