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郭 |
释义 | 郭32835 古文: 𨟍![]() 音 《唐韻》《正韻》:古博切; 《集韻》《韻會》:光鑊切,𡘋音椁。 《廣韻》:內城外郭。 《釋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 《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 音 又,《正韻》:國名。 《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 《公羊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音 又,姓。 《玉篇》:王季之後,亦曰虢叔之後。 《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稱郭公,因爲氏。 《春秋傳》:攻虢則虞救之。 《公羊》作郭,《左》《榖》《孟子》作虢,異字轉音相近也。 音 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 卷別:考證・酉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747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4 頁,第 23 字 【考證】① 《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 《穀梁傳》赤者何,蓋郭公也。謹按,赤者何二句出公羊傳,穀梁改公羊。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