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郤 |
释义 | 郤32815![]() 音 《唐韻》:綺戟切; 《韻會》《正韻》:乞逆切,𡘋音𨻶。 《說文》:晉大夫叔虎邑。 義 又,姓。 《正韻》:晉大夫郤獻子之後。與「郄」通。 義 又,仰也。 《儀禮・士昏禮》:贊啓會郤于敦南。 【疏】郤,仰也,謂仰于地也。 義 又,與𨻶通。 《禮・曲禮》:諸侯相見於郤地曰會。 【註】郤地,謂閒𨻶之地。 義 又,骨肉之交也。 《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窽。 音 又,怨𨻶也。 《史記・項羽紀》:令將軍與臣有郤。 【按】《正韻》从𧮫,𧮫音其虐切,非山谷之谷。从𧮫、从阝爲隙,从𧮫、从卩爲却,形雖似而實不同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