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豓 |
释义 | 豓30320![]()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以贍切,鹽去聲。 《說文》:好而長也。从豐。豐,大也。𥁋聲。 【徐曰】容色豐滿也。 《方言》:美也。宋衞晉鄭之閒曰豓。一曰秦晉之閒美色爲豓。 【註】言光豓也。 《詩・小雅》:豓妻煽方處。 《左傳・桓元年》:美而豓。 義 又,《正韻》:光彩貌。 《晉書・衞恒傳》:摛筆豓于紈素。 韓愈〈調張籍〉詩:光豓萬丈長。 義 又,自放縱貌。 潘岳〈笙賦〉:汎淫汜豓。 義 又,歌名。 左思〈吳都賦〉:荆豓楚舞。 【註】豓,楚歌也。 義 又,縣名。 《唐書・地理志》:樂豓縣,屬芝州忻城郡。 義 又,《集韻》或作閻。 《前漢・谷永傳》:閻妻驕扇,日以不臧。 義 又,《增韻》:歆羨也。 《韻會》:通作鹽。 《禮・郊特牲・》:鹽諸利。 【註】鹽,讀爲豓,使欣豓也。〇按,韻書通作豔,《六書正譌》別作艷灧,𡘋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