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讁 |
释义 | 讁30132![]() 義 《廣韻》同謫。 《小爾雅》:責也。 《詩・邶風》:室人交徧讁我。 【傳】責也。 〈周語〉:秦師必有讁。 【註】猶咎也。 《前漢・武帝紀》:發責吏穿昆明池。 【師古註】吏有罪者,發而役之。 音 又,《方言》:過也。南楚以南,凡相非議人謂之讁。 【郭註】讁,音賾,謂罪過也;亦音適,罪罰也。 義 又,《集韻》:通作適。 《詩・商頌》:勿予禍適。 【毛傳】過也。 《韓詩》云:數也。 【朱傳】適、讁通。 《前漢・武帝紀》「發天下七科讁,出朔方」,《史記・大宛傳》作七科適。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