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譽 |
释义 | 譽30109![]()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羊茹切,余去聲。 《說文》:稱也。 《玉篇》:聲美也。 《易・坤卦》:括囊,无咎无譽。 【註】譽者,過美之名。 《詩・周頌》:以永終譽。 【箋】聲美也。 《禮・表記》:君子不以口譽人,則民作忠。 《莊子・盜跖篇》: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義 又,《禮・祭統》【孔疏】:《援神契》云:大夫之孝曰譽。 義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瑞星,三曰含譽。 義 又,姓。平原大守譽粹。見《晉書》。 義 又,《諡法》:狀古述今曰譽。 義 又,通作豫。 《詩・小雅》:是以有譽處兮。 【傳】譽,善聲也;處,安樂也。蘇氏曰:譽、豫通,凡《詩》之譽,皆言樂也。 義 又,《韻會小補》:通作與。 《禮・射義》:《詩》曰:則燕則譽。 【鄭註】譽,或爲與。 音 又,《廣韻》:以諸切; 《集韻》《韻會》:羊諸切,𡘋音余──義同。 《論語》:誰毀誰譽。 【朱傳】譽者,揚人之善而過其實。譽平聲。 又,《詩・大雅》:慶既令居,韓姞燕譽。 【傳】燕,安;譽,樂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