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29829
部首 筆畫9 總筆畫16注音ㄨㄟˋ拼音wèi卷別:酉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2804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173 頁,第 12 字標點整理本:第 1148 頁,第 3 字

  《唐韻》《集韻》《韻會》𡘋于貴切,音胃。
《說文》:報也。
【徐曰】謂之是報之也。
《廣雅》:說也。
《廣韻》:吿也、言也。
《增韻》:與之言也。
《易・乾卦》:何謂也。
【疏】假設問辭,故言何謂。
《詩・召南》: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傳】但相吿語,而約可定矣。
《左傳・昭八年》:子盍謂之。

  又,《韻會》:事有可稱,曰有謂;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無謂。
《莊子・齊物論》:今我則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
《前漢・景帝紀》:姦法與盜盜,甚無謂也。

  又,《正韻》:非與之言而稱其人亦曰謂。
《論語》子謂子賤、子謂子產,是也。指事而言亦曰謂。
《詩・召南》謂行多露、〈小雅〉謂天蓋高之類,是也。稱其言亦曰謂。
《論語》此之謂也、其斯之謂與,是也。
又,《正字通》:援古釋義而言亦曰謂。
《易・臨卦》: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禮・樂記》: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又,《爾雅・釋詁》:勤也。
《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箋】謂,勤也。勤思君子也。

  又,《廣雅》:使也。
《玉篇》:信也、道也。

  又,姓。
《萬姓統譜》:宋有謂準,太平興國登科。

  《說文》本作𧬴。


卷別:考證・酉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675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0 頁,第 39 字
  【考證】① 禮樂記,聖明者述作之謂也。謹照原文,「聖明」改「明聖」。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