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那 |
释义 | 那32715 部首:邑 筆畫:4 總筆畫:11注音:ㄋㄨㄛˊ,ㄋㄨㄛˇ,ㄋㄚˋ拼音:nuó, nuǒ, nà卷別:酉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3037 頁,第 1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268 頁,第 30 字標點整理本:第 1255 頁,第 4 字 音 《唐韻》《廣韻》:諾何切; 《集韻》《韻會》:囊何切; 《正韻》:奴何切,𡘋音儺。 《說文》: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 義 又,《玉篇》:何也。 《左傳・宣二年》:棄甲則那。 義 又,多也。 《詩・小雅》:受福不那。 音 又,《集韻》:安貌。 《詩・小雅》:有那其居。 義 又,姓。 《廣韻》:西魏有那椿。 音 又,上聲。 《廣韻》《正韻》:奴可切; 《集韻》:乃可切,𡘋音娜。 《集韻》:何也。 《玉篇》:俗言那事。 音 又,去聲。 《廣韻》:奴箇切; 《集韻》《韻會》《正韻》:乃箇切,𡘋音哪──語助也。 《後漢・韓康傳》:公是韓伯休那。 杜甫詩:杖藜不睡誰能那。 音 又,叶奴故切,音怒。 陸雲〈陸丞相誄〉:改容肅至,傾蓋寵步;鞶帶翻紛,珍裘阿那。 義 《說文》本作𨙻,俗作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