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邛 |
释义 | 邛32702![]()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渠容切,音蛩。 《說文》:地名,在濟隂縣。 義 又,縣名。 《玉篇》:蜀郡有臨邛縣。 《史記・司馬相如傳》: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 義 又,水名。 《韻會》:邛水出嚴道邛崍山,入靑衣江。 義 又,丘名。 《詩・陳風》:邛有旨苕。 【註】邛,丘也。 義 又,《廣韻》:勞也、病也。 《詩・小雅》:匪其止共,維王之邛。 【註】讒人不能共職,徒爲王病也。 【又】我視謀猶,亦孔之邛。 【註】惑於邪謀,不能斷以從善,故致亂也。 義 又,姓。 《列仙傳》:周有邛疏。 義 《韻會》:从邑、从工。俗作卬,非。卬卽俯仰之仰。 又,卩與阝別。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