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禦 |
释义 | 禦20140 部首:示 筆畫:11 總筆畫:16注音:ㄩˋ,ㄩˇ拼音:yù, yǔ卷別:午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2025 頁,第 9 字同文書局本:第 846 頁,第 23 字標點整理本:第 806 頁,第 33 字 音 《集韻》:牛據切; 《韻會》《正韻》:魚據切,𡘋音禦──扞也、拒也。 《易・蒙卦》:利禦𡨥。 【註】爲之扞禦,則物咸附之。 《左傳・隱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 義 又,止也。 《易・繫辭》:以言乎遠,則不禦。 【疏】謂無所止息也。 《左傳・昭十六年》:孔張後至,立於客閒,執政禦之。 【註】禦,止也。 音 又,《廣韻》:魚巨切; 《集韻》:偶舉切; 《韻會》:魚許切; 《正韻》:偶許切,𡘋音語──義同。 義 又,《說文》:祀也。 義 又,古通御。 《詩・邶風》:亦以御冬。 【毛傳】御,禦也。 義 亦通語。 《史記・東越傳》:禦兒侯。 【正義】禦,今作語。 義 又,《韻會》:禦,亦作圄,守之也。 義 亦作圉。 《前漢・王莽傳》:不畏强圉。 又,《莊子・繕性篇》:其來不可圉。 【按】《說文》圄,守也;圉,令圉也;禦,祀也。今文圄爲囹圄字,圉爲牧圉字,禦爲守禦字,相承久矣,而禦祀義不復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