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磔 |
释义 | 磔19795![]()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陟格切,音摘──張也、開也、裂也、剔也。 《前漢・𠛬法志》:諸死𠛬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師古曰:謂張其尸也。 義 又,裂牲亦謂之磔。 《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義 又,書法,右下爲磔。 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 義 又,《爾雅・釋天》:祭風曰磔。孫炎曰:既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或省作矺。 音 又,叶竹棘切,音陟。 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里,此節已三失;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