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葵 |
释义 | 葵25968![]() 音 《唐韻》:渠追切; 《集韻》《韻會》:渠惟切; 《正韻》:渠爲切,𡘋音鄈。 《玉篇》:菜名。 《詩・豳風》:七月烹葵及菽。 《儀禮・士虞禮》【鄭註】:夏秋用生葵。 王禎《農書》:葵,陽草也,爲百菜之主,備四時之𩜹。 《爾雅翼》:天有十日,葵與之終始,故葵从癸。 《左傳・成十七年》: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 【杜預註】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 義 又,《周禮・冬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 【註】終葵,椎也,爲椎于其杼上,明無所屈也。 義 又,地名。 〈晉語〉:吾命之以負葵之田七十萬。 義 又,姓。 《通志・氏族略》:終葵氏。 【註】《左傳》商人七族,有終葵氏。 《正字通》:宋葵方直,明葵玉。 義 又,與「揆」通。 《爾雅・釋詁》:葵,揆也。 《詩・小雅》:天子葵之。 〈大雅〉:則莫我敢葵。 又,與「鄈」通。 《正韻》:鄈丘,地名,春秋作葵丘。 義 《玉篇》亦作葵。 卷別:考證・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605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7 頁,第 10 字 【考證】① 《儀禮・士虞禮》夏秋用生葵。謹按,此鄭註非經文,謹照原文,「士虞禮」下增「記註」二字。② 《說文》葵,衞也,傾葉向日,不令照其根。謹按,說文無此語,謹𠀤下文所引左傳改爲:左傳成十七年,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註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③ 《晉語》王命之以負葵之田七十萬。謹照原文,「王」改「吾」。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