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萍 |
释义 | 萍25788![]() 音 《唐韻》:薄經切; 《集韻》:旁經切,𡘋音甁。 《玉篇》:萍草。 《本草註》:萍卽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卽生數葉,葉下有微鬚,卽其根也。 《禮・月令》:萍始生。 《周禮・萍氏》【註】: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 《後漢・鄭玄傳》:萍浮南北。 義 又,靑萍,劒名。 義 又,地名。 《竹書紀年》:蒐于萍澤。 《晉書・地理志》:萍鄕,屬安成郡。 音 又,《集韻》《正韻》與苹同。 《韻會》:苹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 【按】《詩》食野之苹,毛氏傳云苹,䓑也;鄭氏箋云苹,藾蕭也;疏云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鄭氏不从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苹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然二物,字可通借,義不相通,《韻會》之說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