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矩 |
释义 | 矩19433![]() 音 《廣韻》:俱雨切; 《集韻》《韻會》:果羽切,𡘋音踽──正方之則也。 《爾雅・釋詁》:常也。 【疏】度方有常也。 《玉篇》:圓曰規,方曰矩。 《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 《前漢・律歷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 《管子・輕重已篇》:心生規,規生矩,矩生方。 義 又,《爾雅・釋詁》:法也。 《論語》:不踰矩。 《前漢・敘傳》:濞之受吳,疆土踰矩。 【註】矩,法制也。 義 又,《增韻》:儀也、廉隅也。 義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隂陽。 【註】矩謂刻識之也。 義 又,揚子《太玄經》: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 陸倕〈石闕銘〉:製模下矩。 【註】地也。 義 又,《周𩩙算經》:智出於句,句出於矩。 【註】矩謂之表,表不移亦爲句,爲句將正,故曰句出於矩焉。 義 又,規矩,戎名。 汲冢《周書》:規矩以麟者,獸也。 義 又,通作萭。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輪,可規可萭。 義 又,通作句。 《莊子・田子方》:履句屨者知地形。 義 《說文》本作巨,从工,象手持之形。重文作榘,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 《六書正譌》:巨从工,中象方形,亦會意。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