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矍 |
释义 | 矍19305![]() 音 《唐韻》:九縛切; 《集韻》《韻會》《正韻》:厥縛切,𡘋音攫。 《說文》:隹欲逸走也。从又,持之矍矍也。 【徐曰】左右驚顧也。一曰視遽貌。 《易・震卦》:視矍矍。 【疏】不專視之容。鄭康成曰:目不正也。徐邈讀若謔。 義 又,矍踢,驚動貌。 揚雄〈河東賦〉:河靈矍踢。 義 又,矍鑠,輕健貌。 《後漢・馬援傳》:矍鑠哉是翁也。 義 又,矍相,地名。 《禮・射義》:孔子射于矍相之圃。 義 又,姓。 《正字通》:唐刺史矍璋,博士矍參。 義 又,《韻會》或作戄。 《後漢・班固傳》:矍然失容。 又,〈李固傳〉:泰使戄然。 音 又,《集韻》:怳縛切,况入聲──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