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鐎 |
释义 | 鐎33982![]() 音 《唐韻》:卽削切; 《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𡘋音焦。 《說文》:鐎,斗也。 《廣韻》:溫器,三足而有柄。 《周禮・天官・鬱人》【註】:以煑之鐎中,停于祭前。 《史記・李將軍傳》刁斗【註】: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斗。 又,《博古圖》:漢熊足鐎斗,高四寸八分,深三寸二分,口徑二寸三分,容一升四合有半,重一斤十兩,有流,有柄,三足,流蓋與柄多爲物象,足飾以熊。龍首鐎斗,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徑四寸三分,容三升,重三斤一兩,有耳,有流,有柄,首飾以龍,皆銅爲之。趙襄子使㕑人操斗,以食大工。古者行食以斗,而此有柄與流,知其爲盛羹湇之具也。 《正字通》:據此說,與《周禮註》煑鐎小別。然以形制推之,鐎斗與軍中鐎斗,名同實異。 《說文》鐎汎訓鐎斗,徐氏誤引《史記》「鐎器受二升,晝炊夜擊」以實之。 《六書故》《正韻》《韻會》鐎字註與刁斗合爲一,皆非也。 《集韻》:通作焦。 音 又,《廣韻》:昨焦切; 《集韻》:慈焦切,𡘋音樵──溫器,形如銚。 音 又,《五音集韻》:卽由切,音遒──釜屬。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