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諫 |
释义 | 諫29793 古文: 𧧅![]() 音 《唐韻》:古晏切; 《集韻》《韻會》《正韻》:居晏切,𡘋音㵎。 《說文》:証也。 【徐曰】閒也。君所謂否,臣獻其可以閒隔之,於文言柬爲諫。柬者,多別善惡以𨻰於君。 《白虎通》:閒也、因也、更也。是非相閒,革更其行也。 《詩・衞風・淇奧序》【疏】:干也。干君之意而吿之。 《廣雅》:正也。 《廣韻》:諫諍,直言以悟人也。 《書・說命》:后從諫則聖。 《禮・曲禮》:爲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隨之。 《前漢・賈山傳》:工誦箴諫,瞽誦詩諫,公卿比諫,士傳言諫過。 《舊唐書・職官志》:凡諫有五,一曰諷諫、二曰順諫、三曰規諫、四曰致諫、五曰直諫。 義 又,官名。 《周禮・地官》有司諫。 【註】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行。 《後漢・百官志》【註】:胡廣曰:武帝元狩五年,置諫大夫,爲光祿大夫。世祖中興,以爲諫議大夫。 義 又,鳥名。 《說苑・辨物篇》:東方有鳥名諫珂,文身而朱足,憎鳥而愛狐。 義 又,果名。 《本草綱目》:橄欖,一名諫果。出《農書》。 義 又,姓。 《風俗通》:漢有治書侍史諫忠。 音 又,《集韻》:居顏切,㵎平聲。 《類篇》:諍也。 音 又,《集韻》:郎旰切,音爛──與讕同。 音 又,叶古限切,音𥳑。 《詩・大雅》「王欲玉女,是用大諫」,叶上反。 音 又,叶經𩃓切,音見。郤正〈釋譏〉:譬逌人之有采於市閭,游童之吟詠乎疆畔,庶以增廣福祥,輸力規諫。 【註】畔音弁。 義 《俗書證誤》:从東,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