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茈 |
释义 | 茈25370![]() 音 《唐韻》:將此切; 《集韻》:蔣氏切,𡘋音紫。 《說文》:茈,草也。 《爾雅・釋草》:藐,茈草。 《山海經》:勞山多茈草。 【註】一名茈䓞,中染紫也。 義 又,茈藄。後漢馬融〈廣成頌〉:茈藄芸蒩。 【註】似蕨,可食。 義 又,茈薑。司馬相如〈上林賦〉:茈薑蘘荷。 【註】茈薑,茈上齊也,薑之息生者,連其株本則紫色也。 義 又,茈魚。 《山海經》:東始之山,泚水出焉,其中多茈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蘼蕪。 義 又,茈蠃。 《山海經》:激水東南流,注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蠃。 音 又,《廣韻》:蒺移切,音疵。 《爾雅・釋草》:芍,鳧茈。 《後漢・劉元傳》: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羣入野澤,掘鳧茈而食之。 《本草》:一名烏芙,俗名勃薺。 義 又,《韻會》:茈菰,似鳧茈而白。 《本草》:亦謂剪刀草,一莖收十二實,歲閏則十三。 音 又,鉏佳切,音柴──茈胡,藥名。 《急就篇》【註】:茈胡,一名地薰,一名山菜,通作柴。 杜甫詩:書信有柴胡。 音 又,《集韻》:音此。司馬相如〈上林賦〉:柴池茈虒。 【註】茈音此、虒音豸,不齊也。 卷別:考證・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584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5 頁,第 45 字 【考證】① 《急就篇註》茈胡,一名地董。謹照原文,「地董」改「地薰」。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