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詫 |
释义 | 詫29542![]() 音 《集韻》《韻會》《正韻》𡘋丑亞切,音侘──誑也。 《玉篇》:誇也。 《晉書・宗室傳》:甘言詫語,方伯襲之以輕兵。 《唐書・史思明傳》:思明詫曰:朝義怯不能成我事。 【音義】詫,誑也。 《宋史・張去華傳》:浙人毎迓朝使,必列步騎,以自誇詫。 義 又,通作姹。 《史記・司馬相如傳》:子虛過詫烏有先生。 《前漢・司馬相如傳》作姹。師古曰:姹,誇誑之也。 義 又,通作侘。 《史記・韓長孺傳》:以侘鄙縣。 【註】誇也。 音 又,《集韻》或作𧩫,《韻會》亦作咤。 音 又,《集韻》:虛訝切,音罅──吿也。 音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與託同,奠爵也。 《書・顧命》:王三宿三祭三咤。 【釋文】咤,亦作宅。馬云:亦作詫。 《說文》作㓃。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