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評 |
释义 | 評29500![]() 音 《廣韻》:符兵切; 《集韻》《韻會》:蒲兵切; 《正韻》:蒲明切,𡘋音平。 《博雅》:平也、議也。 《廣韻》:平量也。 《增韻》:品論也。 《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 《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 《文心雕龍》:評者平理。 《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理也。 義 又,官名。 《晉書・職官志》:廷尉主𠛬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 《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義 又,邑名。 《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 義 又,姓。見《姓苑》。 義 又,通作平。 《後漢・霍諝傳》:前者溫敎許爲平議。 〈蜀志・費褘傳〉:論平其是非。 音 又,《玉篇》:皮柄切; 《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𡘋平去聲──平言也。 韓愈〈東都遇春〉詩: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舊遊喜 【註】評,音病。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