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訶 |
释义 | 訶29443 古文: 㱒 部首:言 筆畫:5 總筆畫:12注音:ㄏㄜ拼音:hē卷別:酉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2755 頁,第 16 字同文書局本:第 1152 頁,第 15 字標點整理本:第 1127 頁,第 11 字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虎何切,音呵。 《說文》:大言而怒也。 《廣韻》:責也。 《正韻》:譴也。 《後漢・文苑傳》:禰衡言不遜順,黃祖慙乃訶之。 〈蜀志・廖立傳〉:隨大將軍,則誹謗譏訶。 《北史・張曜傳》:勵已溫尋,非欲詆訶古人得失也。 義 又,官名。 《隋書・婆利國傳》:官曰獨訶邪拏,次曰獨訶氏拏。 義 又,木名。 《本草釋名》:訶棃勒,一名訶子。 嵆含《南方草木狀》:樹以木梡出九眞。 義 又,國名。 《唐書・地理志》:廣州東南海中有訶陵國。 義 又,通作呵。 《前漢・食貨志》:縱而弗呵。 義 又,通作何。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師古曰:何,問也。 義 又,通作苛。 《前漢・王莽傳》:苛問不遜。 卷別:考證・酉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666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0 頁,第 15 字 【考證】① 通作何。 《前漢・賈誼治安策》大譴大何。謹照原書,「賈誼治安策」改「賈誼傳」。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