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飴 |
释义 | 飴36569 古文: 䬮![]() 音 《唐韻》:與之切; 《集韻》《韻會》:盈之切; 《正韻》:延知切,𡘋音移。 《玉篇》:餳也。 《六書故》:以米糵煎秫爲目飴也。 《釋名》:飴小弱于餳,形怡怡然也。 《本草》:膠飴乾枯者曰餳。 《詩・大雅》:堇荼如飴。 義 又,《周禮・天官・鹽人》:王之膳羞共飴鹽。 【註】飴鹽,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 【疏】卽石鹽是也。 義 又,通作𥹋。 《晉書・石崇傳》:王愷以𥹋澳釜。 音 又,《集韻》《韻會》𡘋祥吏切,音寺──本作飤。 《晉書・王薈傳》:以私米作饘粥以飴餓者。 義 《集韻》亦作𩞫、粠,籀文作𩛛。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