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飄 |
释义 | 飄36466![]() 音 《集韻》《韻會》《正韻》𡘋𤰞遙切,音標。 《玉篇》:旋風也。 《詩・檜風》:匪風飄兮。 【釋文】符遙反。 又,必遙反。 《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 【註】必遙反──謂疾風。 音 又,《廣韻》:符霄切; 《集韻》:毗霄切,𡘋音瓢──義同。 《爾雅・釋天》:回風爲飄。 【釋文】飄,音瓢。 《詩・小雅》:飄風發發。 【釋文】飄,避遙反。 音 又,《唐韻》:撫招切; 《集韻》:紕招切,𡘋音嫖──飄颻。 《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義 又,《韻會》:吹也。 曹植詩:驚風飄白日。 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音 又,落也。 《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 【註】落也。 《韻義》飄:匹遙反。 義 又,《韻會》:通作漂。 《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義 又,通作縹。 《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音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 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日,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 義 《說文》作𩙞,《六書故》作 ![]()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