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達 |
释义 | 達32530![]() 音 《廣韻》:唐割切; 《集韻》《韻會》:陀葛切,𡘋音薘。 《玉篇》:通也。 《書・堯典》:達四聰。 《禮・禮器》:君子之人達。 《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義 又,通顯也。 《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義 又,薦也、進也。 《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義 又,生也、遂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義 又,徧也。 《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 【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義 又,宜也。 《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註】言無所不宜也。 義 又,皆也。 《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註】達猶皆也。 義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 《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義 又,以物相將曰達。 《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 【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義 又,從入曰達。 《書・禹貢》:達于河。 義 又,夾室也。 《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義 又,窻牖也。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義 又,小羊名達。 《詩・大雅》:先生如達。 【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義 又,州名。 《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達切,音闥。 《集韻》:行不相遇也。 《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 《詩・鄭風》:挑兮達兮。 【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 義 《集韻》或作达。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