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遁 |
释义 | 遁32502 古文: 𨔡 𨘹 𨙆 部首:辵 筆畫:9 總筆畫:16注音:ㄉㄨㄣˋ,ㄑㄩㄣ拼音:dùn, qūn卷別:酉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3019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1260 頁,第 26 字標點整理本:第 1244 頁,第 24 字 音 《唐韻》《集韻》:徒困切; 《正韻》:杜困切,𡘋音鈍。 《說文》:遷也。 《玉篇》:逃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義 又,《廣韻》:隱也、去也。 《詩・小雅》:勉爾遁思。 《後漢・郅惲傳》:南遁蒼梧。 義 又,迴避也。 《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 【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義 又,遁甲。 《後漢・方術傳》:推六甲之隂而隱遁也。 音 又,《廣韻》:徒損切; 《集韻》:杜本切; 《正韻》:徒本切,𡘋音囤──義同。 音 又,《集韻》:七倫切; 《正韻》:詳倫切──𡘋與巡同。 《前漢・平當傳》:逡遁有恥。 義 又,與「逡」通。 《前漢・賈誼・過秦論》:遁巡不敢進。 義 《說文》亦作遯。 卷別:考證・酉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730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3 頁,第 18 字 【考證】① 《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 【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去也。謹照原文,「避去」改「避法」。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