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逸 |
释义 | 逸32486 古文: 𤖍![]() 音 《廣韻》:夷質切; 《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𡘋音佚。 《廣韻》:失也、過也。 《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 【註】過失也。 義 又,《廣韻》:奔也、縱也。 《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 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 【註】縱之也。 音 又,《正韻》:隱也、遁也。 《論語》:舉逸民。 義 又,逸逸,往來次第也。 《詩・小雅》:舉醻逸逸。 義 又,《韻會》:通作佚。 《孟子》:遺佚而不怨。 義 又,與「軼」通。 《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