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檐 |
释义 | 檐12539![]() 音 《唐韻》《集韻》《韻會》:余廉切; 《正韻》:移廉切,𡘋音鹽。 《說文》:㮰也。 【徐曰】俗作簷,非是。 《禮・明堂位》:復廟重檐。 【註】重檐,外檐下壁復安板檐以避風雨。見梠字註,又見樀字註。 義 又,別作櫩。 何晏〈景福殿賦〉:飛櫩翼以軒翥。 義 《韻會》:又作 ![]() 《方言》:秦謂之桷,齊謂之 ![]()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濫切,音擔──通作檐。 《管子・七法篇》:不明於則而欲出號令,猶立朝夕於鉉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義 又,星名。 《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 【郭註】荆楚人呼牽牛星爲檐鼓。檐者,荷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