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逐 |
释义 | 逐32426 古文: 𢄘![]() 音 《唐韻》《正韻》:直六切; 《集韻》《韻會》:仲六切,𡘋音軸。 《說文》:追也。 《左傳・隱九年》:祝𣅧逐之。 又,〈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義 又,《廣韻》:驅也。 《正韻》:斥也、放也。 《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又,〈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義 又,《玉篇》:競也。 《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 《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音 又,《正韻》:逐逐,篤實也。 又,馳貌。 《易・頤卦》:其欲逐逐。 義 又,日逐,地名。 《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音 又,《集韻》《韻會》𡘋亭歷切,音迪。 《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音 又,《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 《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音 又,《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 《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卷別:考證・酉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723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3 頁,第 4 字 【考證】① 《左傳・昭元年》自無令諸侯逐進。謹照原文,「令」下增「王」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