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皤 |
释义 | 皤18454 部首:白 筆畫:12 總筆畫:17注音:ㄆㄛˊ,ㄅㄛ,ㄆㄢˊ拼音:pó, bō, pán卷別:午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1888 頁,第 16 字同文書局本:第 789 頁,第 18 字標點整理本:第 745 頁,第 18 字 音 《唐韻》:薄波切; 《集韻》:蒲波切; 《韻會》《正韻》:蒲禾切,𡘋音婆。 《說文》:老人白也。 《博雅》:白也。 《玉篇》:素也。 《易・賁卦》:賁如皤如。 【疏】皤是素白之色。 義 又,大腹也。 《左傳・宣二年》:城者謳曰:皤其腹。 【疏】皤是腹之狀。 義 又,腹下白處。 韓愈〈月蝕〉詩:弊蛙拘送主官府,帝箸下腹嘗其皤。 義 又,豐多貌。 左思〈魏都賦〉:行庖皤皤。 義 又,草名。 《爾雅・釋草》:蘩,皤蒿。 【疏】凡艾白色爲皤蒿。 義 又,與「番」通。 班固〈辟雍〉詩:皤皤國老。 【註】𩯭白貌。 《書・秦誓》《史記・秦本紀》俱作番番。 音 又,《廣韻》:博禾切; 《集韻》:逋禾切,𡘋音波──義同。 音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馬馽足橫行曰皤。 《易・賁卦》:賁如皤如。董遇說。 義 《說文》或作𩕏。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