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的 |
释义 | 的18384![]()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丁歷切,丁入聲。 《說文》:明也。 【徐曰】光的然也。 《博雅》:白也。 《玉篇》:遠也、明見也。 《中庸》: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註】表見也。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註】鮮明貌。 《陳書・徐陵傳》:的的宵烽。 義 又,《增韻》:實也。 〈魏志・崔林傳〉:各國遺子來朝,林恐或非眞的。 《南齊書・禮志》:泛之爲言,無的之辭。 《宋史・歐陽修傳》:的的有表證。 音 又,《正韻》:端的也。 又,指的要處也。 義 又,《玉篇》:射質也。 《正韻》:射侯之中。 《前漢・鼂錯傳》:矢道同的。 【註】射之準臬也。 《荀子・勸學篇》:質的張而弓矢至焉。 【註】質,射侯也。的,正鵠也。 義 又,平的,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靑州。 義 又,婦人面飾曰的。 王粲〈神女賦〉:施華的兮結羽儀。 《仙經》:鮑姑以艾灼龍女額,後人效之,謂之龍的。 《集韻》作䵠。 義 又,蓮子曰的。 《爾雅・釋草》: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 【註】的,蓮中子也。 《集韻》:通作菂。 義 又,馬名。 《易・說卦》:其於馬也爲的顙。 【註】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 《爾雅・釋畜》作馰。 音 又,《集韻》:胡了切,音皛──亦蓮子也。 音 又,叶丁藥切,當入聲。 《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 【傳】發,發矢。的,質也。 音 又,叶之若切,音灼。 潘岳〈芙蓉賦〉:丹輝拂紅,飛鬚𠂹的;斐披赩赫,散煥熠爚。 音 又,楊愼曰:的,音灼──婦人以點飾額也。 《史記・五宗世家》程姬。 【註】的,以丹註面,婦人有月事,妨于進御,難于自言,故點的以見。 【按】釋名,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謂有月事者注面,灼然爲識,是的勺同爲一字。 義 《說文》本作的,《類篇》或作𤾠。 音 《音學五書》:的字在入聲,則當入藥,音都略切;轉去聲,則當入嘯,音都料切,後人誤音爲滴,轉上聲爲底。宋人書中凡語助皆作底,𡘋無的字。 又,今人小的字,亦當作小底。如《宋史》內班小底,《遼史》承應小底之類,是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