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瘧 |
释义 | 瘧18169![]() 音 《唐韻》:魚約切; 《集韻》《韻會》:逆約切,𡘋音虐。 《說文》:熱寒休作。 《玉篇》:或寒或熱病。 《釋名》:瘧,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後熱,兩疾似酷虐者也。 《禮・月令》:孟秋之月,寒熱不節,民多瘧疾。 《周禮・天官・疾醫》:秋時有瘧寒疾。 【疏】秋時陽氣漸消,隂氣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熱,故有瘧寒之疾。 《正字通》:瘧有風、寒、暑、熱、濕、食、瘴、邪八種。久瘧腹有痞塊,名瘧母。獨寒不熱爲牝瘧,獨熱不冷爲牡瘧。發無期度爲鬼瘧,先寒後熱爲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卽脾瘧。皆痰中中脘,脾胃不和所致。 詳見〈靈樞經・瘧論〉。 卷別:考證・午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461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9 頁,第 30 字 【考證】① 《禮・月令》孟夏之月,寒熱不節。謹照原文,「孟夏」改「孟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