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臘 |
释义 | 臘24708 異體: 𦡳![]() 音 《廣韻》:盧盍切; 《集韻》《韻會》:力合切; 《正韻》:落合切,𡘋音蠟。 《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 《禮・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 【註】此《周禮》所謂蜡祭也。 《前漢・武帝紀》:祠門戸比臘。 【註】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 又,〈陳勝傳〉:臘月,勝之汝隂。 【註】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臣瓚曰:建丑之月也。 又,《正字通》:《風俗通》、蔡邕《獨斷》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漢曰臘。 一說〈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漢始也。 又,鄭玄〈月令〉註臘卽《周禮》所謂蜡,不知臘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別,鄭合爲一,非。 又,晉博士張亮議曰:臘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俗也。 又,道書言:道家有五臘,正月一日爲天臘,五月五日爲地臘,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 義 又,《博雅》:臘,索也。 義 又,刃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劒,臘廣二寸有半寸。 【註】臘謂兩刃。 【疏】兩刃者,兩面各有刃也。 義 又,《正字通》:眞臘,南蠻國名。 音 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