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臏 |
释义 | 臏24680![]() 音 《廣韻》:毗忍切; 《集韻》《韻會》:婢忍切,𡘋音牝。 《說文》:膝耑也。 《增韻》:膝蓋骨。 潘岳〈西征賦〉:徂潛鉛而脫臏。 【註】膝蓋也。 義 又,《玉篇》:臏骨也。 《史記・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註】《正義》曰:臏,脛骨也。 音 又,《集韻》:一曰刖也。 《周禮・秋官・司𠛬》刖罪五百【註】:刖,斷足也。周改臏作刖,殺死𠛬也。 《禮・文王世子》其𠛬罪,則纖剸,亦吿於甸人【註】:宮、割、臏、墨、劓、刖,皆以刀鋸割刺人體也。 義 又,人名。 《史記・孫武傳》:孫臏,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音 又,《集韻》:毗賓切,音頻。 又,遍忍切,音䐔──義𡘋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