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觱 |
释义 | 觱29284![]() 音 《唐韻》:畢吉切; 《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𡘋音必。 《說文》:羌人所吹角屠觱,以驚馬也。 【徐曰】今之觱栗,其聲然也。俗作篳篥。 義 又,觱發,風寒也。 《詩・豳風》一之日觱發,《說文》作滭冹。 義 又,觱沸,泉湧出貌。 《詩・小雅》:觱沸檻泉。 《玉篇》或作滭。 音 又,《廣韻》《集韻》𡘋王勿切,音䬑──亦羌人吹角。 義 《說文》本作𧥑。 《六書正譌》:吹皆角音,故从角。𢨋,古誖字,諧聲──然今時惟知觱矣。 卷別:考證・酉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664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0 頁,第 7 字 【考證】① 《詩・豳風》一之日觱發。 《說文》作畢發。謹照原文,「畢發」改「滭冹」。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