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當 |
释义 | 當17740 古文: 𤱭![]()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郎切,黨平聲。 《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 義 又,《玉篇》:任也。 《論語》:當仁不讓於師。 〈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 【註】當,猶任也。 義 又,《廣韻》:敵也。 《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 《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義 又,直也。 《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義 又,遇也。 《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 《禮・曲禮》:當食不歎。 義 又,適可也。 《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 【註】當公,不左不右。 《禮・學記》:當其可之謂時。 《史記・禮書》: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義 又,主也。 《左傳・襄二十七年》:慶封當國。 【註】當國,秉政。 《儀禮・喪服》:童子唯當室緦。 【註】當室者爲父,後承家事者爲家主。 義 又,偶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及飮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戸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 【註】師古曰:當謂對偶也。 義 又,抵也。 《史記・屈賈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義 又,《增韻》:蔽也。 《左傳・昭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車薪以當門。 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義 又,斷罪曰當,言使罪法相當也。 《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 【註】當謂處其罪也。 路溫舒〈緩𠛬書〉:奏當之成。 音 又,《正韻》:猶合也──理合如是也。 《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當事,則戸外南面。 【註】當事,將有事而未至。 《史記・萬石君傳》:內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里,里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 【註】固當者,反言之,以見其不當如是,責讓之甚也。 義 又,過當。 《史記・霍去病傳》:斬首捕鹵過當。 【註】言不啻相等。 義 又,勾當。 歐陽修《歸田錄》:曹彬平江南,詣閣門求見。其榜子云: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 又,《職官分紀》:奏舉京朝官、知縣資序二人,充本司勾當。 義 又,官名。 《前漢・宣帝紀》:詔單于⽏謁,其左右、當戸之羣皆列觀。 【註】左右、當戸,匈奴官名。 義 又,排當,宋宮中宴飮名。 義 又,州名。 《韻會》:本羌地,唐置當州,蓋取燒當羌以名之。 《後漢・明帝紀》:秋九月,燒當羌𡨥隴西。 義 又,縣名。 《正字通》:鳳州兩當縣。 《後漢・郡國志》:南郡有當陽。 又,〈劉隆傳〉:遣隆屯田武當。 【註】武當,今均州縣也。 義 又,馬當,武當,𡘋山名。 義 又,當康,獸名。 《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 【註】牙豚也。 義 又,當魱,魚名。 《爾雅・釋魚》:鯦,當魱。 【註】海魚也。 義 又,姓。 音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丁浪切,黨去聲──事理合宜也。 《禮・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 《韓詩外傳》:君子行不貴苟難,惟當之爲貴。 義 又,底也。 《韓非子・外儲說》:堂谿公見韓昭侯曰:人主漏泄羣臣語,譬猶玉巵之無當。 音 又,《正字通》:凡出物質錢,俗謂之當。 《後漢・劉虞傳》: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復抄奪之。 【註】當,音丁浪反。 卷別:考證・午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455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9 頁,第 21 字 【考證】① 《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謹照原文,「當字」下增「雍」字。② 《左傳・襄二十六年》慶封當國。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七年」。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