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畎 |
释义 | 畎17665 古文: 甽![]() 音 《唐韻》:姑泫切; 《集韻》《韻會》《正韻》:古泫切,𡘋音狷。 《說文》本作𡿨,水小流也。 《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 【傳】一畝之閒,廣尺深尺曰畎。 義 又,疏通、流注皆曰畎。 《乾坤鑿度》:聖人畎流大道,萬彙滋溢。 義 又,山谷通水處。 《書・禹貢》:羽畎夏翟。 【註】羽山之谷。 音 又,《集韻》:畎迥切,音熲──義同。 《書》:岱畎絲、枲。劉昌宗讀。 音 又,苦泫切,音犬。 《字彙補》:西方地名。 《史記・匈奴傳》:周西伯昌伐畎夷氏。 義 《集韻》亦作𤰝。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