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雪 |
释义 | 雪35070![]() 音 《唐韻》《集韻》:相絕切; 《韻會》《正韻》:蘇絕切,𡘋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𡌨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義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義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義 又,小雪、大雪,𡘋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義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義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義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