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腄 |
释义 | 腄24364 部首:肉 筆畫:8 總筆畫:14注音:ㄓㄨㄟ,ㄔㄨㄟˊ,ㄓㄨㄟˋ,ㄕㄨㄟˊ,ㄔㄨㄟ,ㄖㄨㄟˋ,ㄧㄡˊ,ㄔㄨㄞˊ拼音:zhuī, chuí, zhuì, shuí, chuī, ruì, yóu, chuái卷別:未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2359 頁,第 12 字同文書局本:第 986 頁,第 5 字標點整理本:第 952 頁,第 12 字 音 《唐韻》:竹垂切; 《集韻》《韻會》:株垂切,𡘋音箠。 《說文》:瘢胝也。一曰馬及鳥脛上結骨。李舟說。 音 又,《集韻》《韻會》𡘋是爲切,音垂──臀也。 義 又,縣名。 《史記・秦始皇紀》:過黃、腄。 【註】東萊有黃縣、腄縣。 《十三州志》:牟平縣,古腄縣也。 又,〈主父偃傳〉:起於東腄琅邪負海之郡。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 《正韻》:直類切,𡘋音縋──縣名,在東萊。 音 又,《集韻》:視隹切,音誰。 又,傳追切,音椎。 又,樹僞切,音瑞。 又,《廣韻》:羽求切; 《集韻》:于求切,𡘋音尤──義𡘋同。 音 又,《集韻》:崇懷切,音𢶀──本作䐯。䐯膗,形惡。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