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喩 |
释义 | 喩03153![]() 音 《廣韻》:羊戍切; 《集韻》《韻會》:兪戍切,𡘋音裕。 《玉篇》:曉也。 《廣韻》本作諭,譬諭也、諫也。 《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以敎喩而德成也〔㊟ 「敎喩」二字,開明版作「教喻」〕。 又,〈學記〉:可謂善喩矣。 《論語》:君子喩於義,小人喩於利〔㊟ 二「喩」字,開明版作「喻」〕。 《史記・吳王濞傳》:不敢自外,使喩其驩心。 義 又,姓。 《廣韻》:喩音樹,豫章人。 音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嘔喩,和悅貌。 《前漢・王褒傳》:嘔喩受之。 音 又,《集韻》:一曰嗙喩,歌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