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瓿 |
释义 | 瓿17472![]() 音 《唐韻》:蒲口切; 《集韻》:薄口切; 《正韻》:普厚切,𡘋音部。 《說文》:甂也。 《廣韻》:瓿甊,瓦甖。 《五音集韻》:瓿甊,小甖。 《正韻》:甒也。甒卽罌也。 《爾雅・釋器》:甌瓿謂之瓵。 【註】瓿甊,小甖。 《博雅》:瓿,缶也。 又,甁也。 《方言》: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 《戰國策》:夫鼎者,非效壷醯醬瓿耳。 【註】瓿,甂也。 《前漢・揚雄傳》: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 【註】師古曰:瓿,小甖也。 義 又,銅瓿,以盛醯醢臡醬。 《博古圖》:周方斜瓿,肩作電形,類古文𦥔字;環腹象雷文,如盤絲髮,微起乳形,中作黃目狀。 又,魚瓿,肩腹閒飾以魚形。 又,蟠虬瓿二,饕餮瓿四,皆周制。 音 又,《廣韻》:防無切; 《集韻》《韻會》:馮無切,𡘋音扶。 又,《集韻》:蒲侯切,音捊。 又,《正韻》:薄胡切,音蒲──義𡘋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